霜降,是二十四節(jié)氣中第十八個節(jié)氣,也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(jié)氣。此后,天氣越來越冷,深秋已到,初冬已經不遠了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關于霜降解釋為:九月中,氣肅而凝,露結為霜矣。霜遍布在草木土石上,俗稱打霜。而經過霜覆蓋的蔬菜如蘿卜、白菜、菠菜、冬瓜等,吃起來味道特別鮮美,霜打過的水果,也會擁有獨特的香甜。
作為文豪中最出名的美食家,蘇東坡曾嘆到:“蓼茸蒿筍試春盤,人間有味是清歡”。他認為,蓼茸蒿筍等春蔬新鮮如翡翠,人間真正有滋味的還是清淡的歡愉。
然而,對于霜降時節(jié)的五臺元境來說,可謂“人間至味是清秋”。清秋時節(jié),萬物抖落芳華,將能量匯聚成深秋特有的秋蔬滋味。滿腔滿眼都是清秋的歡愉。
此時,五臺元境的有機小菜園,正迎來大豐收!蘿卜、白菜、卷心菜、菜花等各色秋蔬,經過霜打,味道更加鮮美純粹,正是到了收獲的好時節(jié)。工作人員將這些綠色無公害的秋蔬從田里挖出、摘下,留作越冬的食材。
民諺有云:"霜降到了拔蘿卜。"深秋時節(jié),蘿卜是最好的時令蔬菜。此時,天氣寒冷,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(fā)期,而秋蘿卜具有清肺、止咳功效,生吃蘿卜可解腹脹,又能促進大腸運動,煮蘿卜湯、蘿卜燉牛肉等更是秋季滋補的最佳飲食。
霜降時節(jié),即使耐寒的蔥,也不能再長了,俗話說“霜降不起蔥,越長越要空”。而耐寒的大白菜此時也逐漸停止生長,到了收獲的季節(jié)。
民間自古有“百菜不如白菜”、“冬日白菜美如筍”之說。對于北方,白菜是冬季必不可少的時蔬。從營養(yǎng)學的角度分析,大白菜含豐富的維生素、膳食纖維和抗氧化物質,能促進腸道蠕動,幫助消化,最重要的是便于儲存。五臺元境的山里人家會用這多汁的白菜制作出各種美味可口的菜肴,愜意貓一冬。
卷心菜、菜花、胡蘿卜等也是此時的美味,五臺元境的有機菜園將一整年中最美好的滋味留待秋季,正是“人間至味是清秋”。
“一候豺乃祭獸;二候草木黃落;三候蜇蟲咸俯”。霜降時節(jié),草木歸落山林,蟲獸準備過冬。而此時,黃櫨、楓樹、樺樹、落葉松等樹木卻在秋霜的撫慰下,越發(fā)光彩奪目。漫山遍野,如火似錦,蔚為壯觀。正可謂“霜葉紅于二月花”。
走進戶外,沉醉在色彩斑斕的山林中,與秋葉共舞,看鳥獸藏食,最美的深秋韻味正在山中。
登高遠眺,古時便是霜降時節(jié)的習俗。登高能使人的肺通氣量和肺活量明顯增加,血液循環(huán)增強,腦血流量增加,達到增強體質、防病治病的目的。而且,此時山林正美,登高賞秋還可以怡人心性,陶冶情操。
在深秋的山中,那山、那水、那樹、那村,都化成了最美的清秋之味。
霜降水返壑
風落木歸山
-First Frost-
二十四節(jié)氣被譽為“中國第五大發(fā)明”
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
2016年被正式列入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